圖片1.png自體牙移植Autotransplantation

 

自體移植在牙科是一個行之有年的技術,

簡而言之就是將一顆不需要的牙齒移植至另一顆牙齒的位置。

而隨著科技的進步以及3D列印技術的成熟,

自體移植的成功率能高達95%以上。

並可以提供某些病人除了植牙、牙橋以外的另一個選項。

然而,

自體移植也有許多需要考慮的因素,

可以歸類為以下三個:

1. 患者因素:

包括年紀、是否系統性疾病有受到良好的控制、

病人口腔衛生狀況是否良好、

由於自體移植初期需要相對密集回診因此也很考驗患者的配合度

2. 牙齒來源

A. 患者尚有不需要的牙齒,例如:智齒或是可能要因矯正而拔除的小臼齒

B. 牙齒外型:牙冠形狀、大小、儘量接近被拔除的牙齒

C. 牙齒本身的狀況:儘量為齒質健康、無蛀牙及牙周病的牙齒,

牙根是否發育完成(影響後續是否需要根管治療)

3. 移植區域

A. 最大的禁忌:任何感染、急性發炎的徵兆

B. 移植區域的合適度:拔除牙齒後的齒槽,其寬度、深度能夠容納被植入之牙齒。

C. 缺牙的時間長短:最理想是拔牙的同時完成自體移植,

因為隨著缺牙時間增加,齒槽骨會急速地流失,導致無法植入。

 

如果以上都瞭解了,讓我們來一個成功的例子吧!

患者為一位30歲女性,

由於左上第一大臼齒填補範圍過大合併根管重新治療後疼痛狀況一直都沒有改善,

因此想要拔掉。

在臨床檢查過後發現患者左上智齒型態完整,

因此在與病人討論過後決定進行自體移植。

圖片1〈自體移植〉.jpg

圖片1〈自體移植〉-1.jpg

 

圖片2〈自體移植〉.jpg

圖片3〈自體移植〉.jpg

圖片4〈自體移植〉.jpg

從以上的這個例子可以發現,

相較於植牙,

3D列印輔助自體移植可以以相對便宜的費用達到相同的治療效果以及成功率,

並且可以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完成治療,

並有機會達到更美觀的治療效果!

 

後記:

多年前即曾根據自己親經驗寫過一篇有關牙齒再植和移植的文章,

會再請小郭醫師寫下列這篇和『自體牙齒移植』有關的文章和大家分享,

是因為植牙行之有年後,發現即使植牙是現今缺牙要重建牙齒功能一個很好的選擇,

但不可諱言在某些狀況,植牙後的成果還是趕不上自然牙。

我常對患者說:

許多醫療的選擇沒有所謂的最好,而是根據患者狀況、

患者需求和患者意願來選擇一個相對較好的治療方式。

要怎麼說呢?

例如你說缺牙做牙橋不好?

可是患者齒槽骨條件可能很差,

或者患者不願意花比較多費用〈經濟條件〉,

或是患者打心底排斥植牙〈有些患者對植牙有異乎常人的恐懼〉,‧‧‧

但又想要將缺牙處的牙齒恢復功能,

如果還有相鄰牙且健康狀況還好,當然除了植牙,

牙橋也是個選擇,

但若是缺牙區太長?或是旁邊相鄰牙狀況很差?

相對牙橋的壽命就不長,

但患者又不要植牙〈也可能負擔不起?〉,

那要怎麼辦?----活動假牙?

也是有許多事先要讓患者理解的『事前告知』,

如異物感重、

如不方便〈需取上取下,也會堆積食物〉、

如若旁邊掛勾子的支柱牙條件不好,

哪天其中一顆支柱牙掛了,也是要重新來過的。

如使用期間有可能會出現黏膜潰瘍

或是使用時發現咀嚼力不夠等等,

總之,就是沒有甚麼是最好的選擇。

只能多一點治療方式去讓患者選擇,

患者通常要自負『盈虧』。

在我實習那時〈那時我才25歲,現在都快64歲了〉

就有牙齒的移植和再植這兩種治療方式被採用,

但為何這麼多年來這兩種治療方式

幾乎在醫師和患者討論缺牙治療方式時,

幾乎沒再被提起過,

究其原因應該是

植牙開始被廣泛運用在臨床,且得到不錯的成果。

PS‧試想牙齒移植需要1〉患者有適合的牙齒存在

2〉被移植處骨頭狀況要足以容納被移植牙齒的牙根狀態

3〉醫師的技術性質更高

4〉當年移植的作法是被拔出的牙齒要在外面先做好根管治療,

為避免牙齒在外存放太久,

造成牙根周圍的牙周膜細胞死太多而影響移植成功率,

所以通常要兩位醫師一起進行以縮短手術時間

〈一個拔牙後趕快去處理被移植處的齒槽骨挖洞

準備讓牙齒可以種植進去,

另一個趕快幫拔出的牙齒做好根管治療〉,

試想

這樣的手術成本要如何跟患者收取呢?

如果太貴超過植牙費用,

患者又何必多挨一刀呢。

但最近牙齒移植開始又被提出且視狀況建議患者採用,

為甚麼?

我常跟患者說

『牙科醫療的進步是在

1.  機器、工具、材料的進步。

2.  觀念的進步。

3.  技術的進步。

還有

為何要出現這些進步?

一定是現存的機器、工具、材料、觀念、技術等等,

在經過時間和市場的印證,

有需要改進或是有更好的選擇出現。

移植會再被提出正是在這種時空背景下,

因為現在3D列印技術發達,

可以在移植前先模擬出被移植牙的樣子,

先利用被模擬出的移植牙去試〈Try〉

被移植區的挖出的洞口深度是否合適?

因為在嘗試讓拔出的牙牙根去Try被移植區洞口的動作,

其實滿傷移植牙牙周膜的〈會影響移植牙的成功率〉,

現在有了模擬牙去做這動作,

相對會讓手術變簡單,

也會減少被拔出牙牙周膜的受傷程度,大大提高移植成功率。

另,

現在的觀念是不需像以前一樣,

牙齒一拔出要馬上完成複雜的根管治療

〈滿耗時間的〉,

會增加被拔出牙停留到口外時間,

影響到被拔出牙牙周膜活性。

〈就如車禍牙齒掉出來,

要盡可能將它保存在生理食鹽水等溶液,維持牙周膜活性,

才會增加牙齒再植入的成功率〉。

現在理論是先將被拔出牙植入後,

只要在兩星期內做完根管治療即可,

〈因為通常這類被移植牙牙神經會出現壞死,

若不完成管治療,將來牙髓腔內神經壞死,

產生毒性往牙根尖處滲漏時,

會影響到整個手術區的炎症反應,

從而造成移植的失敗。

因為這些技術、材料和觀念等的改變,

讓手術變簡單,

只要由一個醫師獨立完成即可,

大大縮短手術時間,

減少手術人力消耗從而減少手術費用,

也因為這些讓移植成功率大大提升。

但既然植牙技術已經很成熟,又何苦走回頭路呢?

就如我前面說的,醫師治療患者其實很像士兵要去打仗,

往往面臨很多未知的風險

〈所以現在醫病溝通中,

非常注意事前的風險告知,

避免醫病間產生法律糾紛〉,

如果能多一點武器,

這個不行拿那個,不是很好嗎?

治療方式往往不會只有一種選擇,

每種選擇都會有它的優缺點,

醫師需要在和患者說明溝通時說明讓患者理解,並做選擇。

植牙並不是不好,但畢竟不是自然牙,有時在做完後續膺復物後,

牙冠齒頸部和牙齦接觸的美觀、清潔還是無法達到自然牙的結果。

當然還有許多其他考量,

有待醫師和患者就實際情形去分析何者較有利?

充其量就是讓患者在某些狀況下有更多的選擇。

最近我連續碰到兩位患者,

其實當下狀況,智齒移植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我將這兩個案例和大家分享一下,

〈唉!其中一個案例,

我當下花了很多時間和患者說明各種選擇,

其實也有認真先把患者主訴處理好

〈患者因嚴重蛀牙引發急性齒隨炎,

牙齒很痛臨時來看診,

結果患者甚麼都沒聽懂,

只記得我說要拔牙??

認為我沒有醫德,

回去馬上去Google 打一顆星,

我看到心裡真的覺得很委屈,

更堅定我65歲退休的想法〉

案例一:

可考慮智齒移植的案例1.jpg

患者左上第2大臼齒疼痛求診,

檢查發現27 原有補牙過深

裡面牙神經壞死出現牙根尖嚴重病變〈X光片有根尖黑影〉。

治療方式:

1. 最標準是27做根管治療後製作牙套保護,

但因後方智齒準備萌出,

後方無足夠清洗空間,

也會推擠前方27造成患者將來可能出現的牙周問題

或是牙套下方2次蛀牙,

故此種狀況一定會力勸患者拔除28〈智齒〉。

2. 問題來了---27不管如何處理,

畢竟齒質已受損嚴重,

又有嚴重根尖病變??

〈這樣嚴重的根尖病變,即使努力做好根管治療,

也沒有任何一位醫師敢保證絕對能痊癒,並永不再有問題〉。

那是否可以用後面的28智齒來取代呢?

3. 答案是---可以的。

這就是一個可以用28移植到27的典型案例。

4. 當然,因為患者其他牙齒排列也不是很好,

若患者願意花更多時間和費用進行矯正治療,那甚麼都不用愁了。

也能利用矯正力將28移動到27來取代,

得到一顆真正健康的牙齒。

問題是患者願不願意花這些時間、精力和金錢。

案例2:

可考慮智齒移植的案例2.jpg

可考慮智齒移植的案例2-1.jpg

這個案例和前面案例很像,

差別在這個案例27左上第2大臼齒蛀牙雖嚴重但沒有根尖病變。

但27除了咬合面原有補綴物下方嚴重蛀牙外,

頰側也蛀牙嚴重〈齒質瀰漫性脫鈣〉,

也就是說雖然根管治療可以解決疼痛,也是能做牙套保護,

但因原有牙齒蛀牙嚴重,在移除所有蛀牙後,

齒質強度已不是很好,

從長遠的觀點,

既然旁邊智齒條件尚好,

那也是可以考慮移植或是矯正。

但這位患者因為其他牙齒排列尚好,

所以考慮矯正好像又有點太過了。〈個人想法〉

但當時我跟患者提到不同的決方案,

也不過是將每種可行的方式提出供患者做選擇。

卻遭遇前有未有的質疑和挫折。

唉!那以後看患者時到底是只要將患者當下的問題解決,

其他少提到,免掉浪費更多時間去解釋?

還是

要盡量將各種可能會出現的風險、

可以治療的方式提及供患者理解、選擇呢?

其實牙科這條路走的越久,

我心底的疑問越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ouhd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