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竟然看到有人為了牙痛醫治不好憤而自殺的新聞,
也還記得去年也有類似新聞提到一街友,
因為努力存了6萬元去做活動假牙,
後來發現一點都不如想像中的好用,
和醫師又溝通無效,也憤而在診所前自殺。
姑不論患者真正自殺的原因是因為牙痛或是假牙不如意?
除了感嘆現在人抗壓性太低外,
更驚訝於曾幾何時牙醫師的角色
竟然也變得這麼難以扮演、動輒得咎了。
其實追本溯源去追究這些原因,
終歸是患者總是將問題拖得太嚴重,
但對醫師的期望值又太高。
柯文哲醫師不是說過嗎?
『醫師只是人生花園中的園丁,
無法改變生老病死的四季運行,只能盡力減少病人痛苦,
有時是園丁照顧花草,有時卻是花草的枯榮在渡化園丁。‧‧‧‧』
真好的一段話啊!
隨時警惕我們不要太自以為是,醫師總有可以做和不能做的。
『從事牙科醫療工作超過20年了,
常聽到許多牙齒剩沒幾顆的患者們,
後悔當初牙齒上有小小的洞卻沒有去填補,
因為他們說害怕看牙醫?
因為他們說沒有時間?
因為他們說沒有錢?等等等,
總是有各式各樣理由為無法及時去看牙醫做藉口,
最後牙齒蛀得太嚴重無法治療只好拔除。
在拔除多顆牙齒後,
發現”食之無味”,東西嚼不爛了,
才想到牙科做一次大整修,這時面對口內狀況百出的牙齒問題
〈有可能缺牙區旁的牙齒歪了?--可能要矯正喔!
剩下的搖搖要晃晃---可能要先做牙周處理或是牙周手術喔!
剩下的牙調見已經無法做固定假牙了!---要植牙或是遷就現實做活動假牙?
‧‧‧‧‧
但是往往考慮到費用高昂而選擇裝戴了最基本的”活動假牙”後,
才發現活動假牙既麻煩又不好用
(當然!因為活動假牙是靠在牙肉上方,咀嚼力只有原來的20%),
若想找回與原來牙齒相似的咀嚼感只好”植牙”了,
這樣不是花更多錢,受更多罪嗎?
真的!自己的牙齒要好好珍惜,
不要在牙齒還很多顆的時候都不照顧它,
任由它們崩壞,等以後再後悔也來不及了。
所以我真心的建議大家(請告訴週遭親朋好友們)
『當你用舌頭舔一舔發現牙齒有洞時,
就要趕快找牙醫把洞補起來---這樣就治好了,而且健保有給付的哦!!
定期檢查、定期洗牙、小問題就接受診治、避免問題擴大。
牙齒有洞(此時牙齒並不會痛)不像感冒,
它是不會自己好的,洞只會越變越大,
最後不是要抽神經,要不就拔掉,真的很可惜!
『有好的牙齒才有好的健康』,
為什麼這樣說呢?
因為牙齒好才能吃好料的,吃的好身體才會好呀!
陳醫師的爸爸已經快90歲了,
因為年輕沒有好好照顧牙齒得了牙周病,
很早就缺了許多牙,
好幾年前僅剩的幾顆牙
因為背負活動假牙的力量太大陸續鬆動或是斷裂,
即便父親又怕痛又有心臟病還是幫他選擇性做植牙,
為的就是往後10年的身體健康。
現在看到爸即使走不動了,
還是可以隨時坐在電視機前大塊朵頤,
覺得當初的決定一點都沒錯。
可見得牙齒顧好也是在買自己後半輩子的健康,
有了健康的牙齒,才有好的健康康和生活品質。
朋友們,健康是無可取代的,
網路擷取的一段話真是有道理,和大家分享。
『10歲覺得長大真好
20歲覺得長得漂亮真好、30歲覺得年輕真好、
40歲覺得當官真好、50歲覺得有錢真好、
60歲覺得悠閒真好、70歲覺得沒病真好、
80歲覺得活著真好---不過也要活的舒舒服服,才是好啊!
也還記得有一位朋友閒聊時說:
我們這種年紀大家碰面聊天,
不會再問你賺多少錢?
也不會再意你的小孩讀那裡?
只會問:最近有沒有做甚麼運動?‧‧
活的越老,要求越少。
我常感覺,活到80歲,
穿甚麼綾羅綢緞、戴甚麼鑽石黃金,有甚麼意思,
就算要去歐洲美洲,也要看體力能否負荷?
但是只要活著一天,每天睜開眼睛,就是一日3餐,
能好好坐下吃一頓飯,
用自己的牙齒有滋有味的品嚐食物,
就算面前是清粥小菜,也強似面對山珍海味。
但許多然努力一輩子,卻因為沒有一付好的假牙,臨老只能囫圇吞棗。
最可笑的就是,每當母親節、父親節,
子女最先想到的就是邀請父母親上餐廳大塊朵頤,可
是舉目一望,享受美食的往往是旁邊的年輕人,
座中最老的那兩個,卻常因為沒有一付好的假牙,
只能選一些軟軟的食物吃。
所以,如果你真的關心你的父母,那先帶他們看看牙醫。
如果你真的關心自己的小孩,那也記得定時帶他們到牙科診所檢查,
如果你真的有想到將來不要讓子女麻煩,
也想給自己老年生活有比較好的生活品質,
除了定期檢查自己的牙齒,
有需要時,別吝嗇為自己牙齒好好整頓一下。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