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多年以前參加小孩的國中班親會,
其中一位家長說:
不是孩子該被教育,是家長該被教育,讓我印象深刻。
肇因於當時小孩剛進國中資優班,第一次班親會尚未舉行
,老師就被其中一位不具名的家長告至教育局,
原因只是單純的家長不認同老師教導學生的方式,
但這樣一來國中三年老師、學生和家長間的信任關係再也建立不起來,
雖然這些學生都是所謂的資優生,
在高中升學即使面對這樣緊張的師生關係也不受影響,
但多年後我想起來還是覺得很遺憾,
因為家長為孩子做了最壞的示範,
孩子在人生成長的過程中未學會了如何彼此尊重、包容不同的想法。
牙科工作多年,
我總覺得醫病關係的和諧對治療的過程和結果有舉足輕重的影響。
每接觸到一個新患者,如何讓他相信你的診斷?
進而完整的進行所有治療,
如果運氣好,還可以建立起彼此長久的醫病關係,
這過程中每一階段對醫師都是一個挑戰。
最最令醫師沮喪的不是無法治療這個患者,
而是患者接受了醫師的治療,卻無法堅持到最後。
這種感覺就如同房屋建造到一半,包商跑了閒置在那裡,
那隔了一段時間再回來,裡面的東西算新的還是舊的?
如果患者就此消失不見也就罷了,
更慘的是隔了大半年又出現,卻發現所有的努力都付之流水。
以前年輕,憑著對牙科的一股熱情走到今天,
常想為甚麼以前幫患者可以看牙齒看到晚上11點才收工而不覺得累,
現在往往一診看不到幾個患者就累得下班坐在電視機前甚麼話都不想說,
說是歲月不饒人嘛!也不盡然,應該是無力感越來越重吧!
每次碰到那些老患者在抱怨約不到診時,
我說:沒辦法啊!現在體力不好看診診次減少,
更慘的是有許多新患者每次預約了時間臨時又改約。
臨時上哪裡去調度患者呢?
就好像是我高中時期大家去圖書館占位子,
以前我們都會派一位同學下課衝第一去占位子,
然後大家就安心去吃晚餐逛大街,
造成需要的同學反而沒有位子讀書,
所以後來學校規定位子要做人才算數。
每想起這一段我都會想一定是以前做惡太多,
現在才會現世報。
如果是提早改約還好,
最氣的是約了一個鐘頭前一天還說會來,
當天不只人不見,還不接電話,
所以我現在都告知助理,
像這樣不尊重醫師的患者不要跟我約。
因為我的時間是留給那些相信我、尊重我的患者。
我自己也扮演過患者的角色,
擁有醫師的身分我深深了解醫師絕不是無所不能的神仙,
但當患者給予醫師絕對的信任和尊重時,
醫師一定會盡心盡力的貢獻自己的所學治療患者。
醫師和患者間的關係,相對於老師和學生的關係是相同的。
老師在課堂上可能只是照本宣科,
但也可能是可以不求報酬的利用課餘時間幫學生補救功課等等。
因為健保制度就醫的方便性,患者逐漸被嬌養成
認為一張健保卡就可通行無阻、大小通包、無所不能。
殊不知在全民健保施行了約10年後的今天,
因為背負龐大的經費壓力,健保存在了許多非常不合理潛規則,
例如補一顆牙兩年不能重補,
半年洗一次牙等等諸多限制,
再加上部分給付的不合理,
造成許多急功近利的醫師只把焦點放在高額自費,
忽略了基礎的治療,
更有甚者是因為給付不高,部分醫師為了追求更高的時薪,
蛀牙未能徹底處理,或是洗牙該洗未洗卻已經申報了,
當患者又出現症狀尋求他家診所處理時,
礙於健保規定未能再次申報,
雖說醫師要有醫德,但也總不能要求醫師不食人間煙火,
常常毫無理由得做的義工吧!
每次碰到這種患者明明有問題,
但前一家診所已經做死了,
跟患者解釋患者又不諒解,我們話又不能明白說,
只能請患者再回去給原醫師看罷了。
現在有許多自我意識很強,總覺得我就是老大,
醫師你嘛就我怎麼說你怎麼做就好,
但不管是拖了多久沒看牙?不管是問題已經拖了多嚴重?
不管是腫了一兩個星期或已經痛了一兩個月等等等,
反正醫師你一幫我治療,就得馬上消腫止痛。
我也常想我們花大錢買各種牙科儀器也都只有保固一年,
可是患者小至補顆牙,大至做個牙套或牙橋,
常問的是;
醫師,這牙補過怎麼還會壞?
如果補完就不會壞,那每顆牙都補一補不就好了,
再也不用看牙科,多簡單。
醫師,我假牙做了可以用十年二十年嗎?
也要看你做假牙前的條件和日後保養啊!
治療前明明告知這次的治療牽涉範圍較廣,
會有一段時間的不舒服,
但患者每次來就是不停的抱怨怎麼症狀還未消失,
最慘的是碰到牙周問題很嚴重但患者醫療意識還是不足
,不管你怎麼解釋健保能提供的醫療有限,
可能還需許多自費治療及患者自我配合等等
,但患者永遠選擇他想聽永遠按他所想,
但又要醫師背書,
每次聽到患者來說我哪裡哪裡都不能咬,頭就痛。
還有最可怕的就是牙齒矯正,
明明付的費用是『牙齒』矯正,
但患者常期待的是『外科整型』的結果。
而且還要永遠不變。
我常跟患者解釋,
矯正是用一個力量將牙齒由壞的位置引導到好的位置,
你總不能戴一輩子矯正器吧!
那矯正器拆除後,如果又有一個不好的力量,
牙齒當然也會有些許變動。
就算我們叫小孩乖乖站在那裏,
他一發現媽媽沒注意也會稍微動一動,
牙齒也是有個性的的,哪會你將它引導到那裡,
它就直挺挺的站在那裏動也不敢動。
可是患者一聽到這樣,
也不管是否矯正器戴久了會蛀牙率提高?
說甚麼都不要拆下來,就怕拆下來牙齒會再跑位置。
我常想牙醫師又不是神,哪有那麼厲害?
醫師醫完感冒,患者也會再感冒。
動完手術,誰能保證一輩子不會再復發?
蓋了新房子住久了也會要整修,
整修完了也沒人期待永遠不會壞?
我前鎮子去做復健,就常跟我的復健醫師說:
還是你們這科好。
我們如果幫患者醫了一星期牙齒還在痛,
鐵定被罵到狗血淋頭。
可是你看滿屋子復健了大半年的人,
一聲不吭每天乖乖來報到。
而且你們只要看一次,
就可以六次都不要再見到這個患者,真是好啊!
但其實這些都不是大問題,
從開始牙醫生涯,這些問題早就習慣了。
現在最困擾我的除了有限的看診時間常被鴿子外,
第二惱人的就是看診時花來解釋的時間總遠比治療時間多,
說明了半天能取得患者認同還好,
偏偏現在的患者對醫師泳擁抱著存疑的態度,
許是網路太發達了,取得資訊也太容易了,
但這也有壞處,因為患者常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還有就是對號入座,
所以我總覺得以前可以很輕易和患者建立很好的醫病關係,
但現在我有許多時間是花在取得資料,和解釋、告知,
可能也開始有了被害妄想症,隨時房著會被患者告吧!
醫師就到這樣也挺悲哀的,
加上助理小姐也不好請、不好教,診所事又忙,
如果不是那些看了一輩子的老患者,
如果不是那些看著長大的好朋友,
如果不是那些雖然搬得遠遠的,
還是會像侯鳥一樣年年回來洗牙檢查的老朋友,
還真常會生出不如歸去的念頭。
工作了一輩子,
我告訴自己:再不需為五斗米折腰,
做該做的事,不伎不求。
不需要去迎合每個患者的需要,
只選擇可以信賴自己、尊重醫師的患者,
工作才能愉快,
這是我要送給自己這麼長久兢兢業業最好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