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個新患者看診前,診所例行會請助理小姐先教導患者簡單的刷牙技巧,
每次患者做例行性洗牙或檢查時,我也會視情況提醒患者刷牙該注意的小地方。
但說真的,在短短的幾分鐘真要讓患者了解如何正確刷牙或使用牙線?
有實務上的困難。
看診時,也常有媽媽要求我:陳醫師你教我們寶貝刷牙,好不好?
或者問我:陳醫師!怎樣刷牙才正確。
或者疑惑說:我一天都刷四次牙,怎麼還會蛀牙?
在一般的口衛教導,大都以貝氏刷牙法為依歸。
貝氏刷牙法適用於一般人及牙周病患者。
它的大原則是
刷毛與牙面成45度~60度,涵蓋一點點牙齦,
每次兩顆來回刷,原地震動約10次.。
還有刷牙要有一定的順序,不要東邊刷刷,西邊刷刷。
同時也要配合牙線或齒間刷清潔牙縫。
這些大家都耳熟能詳。
1)比「讚」的方式握牙刷。 2) 上牙由上往下〈由牙齦處〉。
3)下牙由下往上〈由牙齦處〉。 4) 刷後牙外側時嘴不要張太開
5)刷不到後方兩牙交接處時可改變一下牙刷角度。
6)咬合面可以轉圈圈或來回刷。
7) 按照順序刷牙不要忘記漏刷哪顆牙就好。
8)透過鏡子配合牙線或齒間刷清潔牙縫。
PS‧在祐德網站首頁→ 診療項目→ 口腔衛教
內有非常詳盡的說明,有空可以進去看看。
但奇怪的是許多患者在診所定期檢查時,
即便患者常基於禮貌在看診前也努力在家先刷過牙,
還是會發現口內許多牙菌斑殘留,
甚至才半年未洗牙就積存了許多牙結石。
經過長久的觀察,
我發現
1. 患者不是不知道如何刷牙?而是因為刷牙的時機不對。
例如:許多人會習慣早上起床刷牙完再吃早餐,
特別是現在許多孩子是帶著早餐到學校再吃。
試問 洗完手,又馬上摸髒東西,要不要再洗手?
問題是 許多人在學校或工作上因為不方便沒有時間,不可能再刷牙。
勤勞些的會去漱漱口,但多數人可能就是在一整天口內都有食物殘留的情形下,
一直到晚上回家用完晚餐再刷牙。
小提醒:
不管是簡單的吃ㄧ顆糖果或喝一杯飲料,
只要任何會轉換成糖的食物,如餅乾、麵包、米飯等等進入口腔,
經過約15~20分鐘,口內的細菌就會將它分解、發酵,形成牙菌斑。
迷思:
我有漱口啊!
單純的漱口並不能有效的清除牙頸部及牙縫間的牙菌斑或食物殘渣。
但帶牙刷又不方便,怎麼辦!
我會建議『至少合併牙線或齒間刷,來增加漱口的有效性』。
2. 患者也知道要盡量『由牙齦成45度上牙由上往下;
下牙由下往上刷』,那為什麼又刷不乾淨呢?
而且醫師每次都告訴你『牙根刷壞了』
基本上要刷上下顎後牙時,我會勸患者嘴巴放輕鬆,不要繃得緊緊的。
也不是全部闔起來喔!感覺一下你會覺得關節頭會滑到前面,
那牙刷才能得到足夠的運轉空間。
還有,有時候改變一下牙刷的方向,
要有由牙齦滑過牙縫的感覺。
〈最容易積食物殘渣的是牙縫和牙頸部,而不是牙面〉
刷外側面時嘴巴放輕鬆,不要張太開,才能得到足夠的清洗空間,
還有在刷最後一顆牙時,可以把刷炳稍稍往外,就能輕易刷到第二大臼齒的後方。
3. 刷上下顎牙齒內側時就真的要張開嘴巴了。
刷內側面時嘴巴就要張開囉!刷後方牙齒時,
可以試著改變一下牙刷的角度,會更好刷喔!
4. 刷足夠的時間。
我們會建議三餐飯後睡前刷,每次至少3分鐘。
要做到這樣當然不容易。所以出門前可以在口袋帶個小牙線或齒間刷。
現在牙線或齒間刷的設計隨身攜帶都很方便。
PS‧更重要的是 減少三餐間吃零食的習慣,
飲料儘可能減少喝,用白開水或無糖的飲料取代。
我每次都告訴我的患者『想吃什麼盡量餐後吃,吃完刷過牙就別吃了』
5. 選用適合自己的工具。
每個人的嘴巴大小不同,牙刷的選擇還是必須配合每個人的口腔大小,
有的人嘴巴很小,甚至可採用兒童用牙刷。
以前會強調牙刷的設計是
刷頭小、約3行6束、軟硬適中。
但近年來牙刷設計百家爭鳴,各式各樣的牙刷出奇制勝。
患者經常會問:陳醫師我刷什麼牙刷比較好?
根據個人淺見,只要不背離選擇牙刷的重點:
適合己口腔大小、刷毛軟硬適中。
其他只要自己習慣就好。
但因為有些患者刷牙很重,覺得沒有大力刷牙刷不乾淨,
造成牙齒牙根部或咬合面的過度破壞,
牙齦也因長受傷而過度萎縮。
所以也會建議
經常更換牙刷。
現在牙刷都很便宜,牙刷在潮濕狀態放在洗手間也容易孳生細菌,
所以要經常更換牙刷,才安全衛生。
6. 善用輔助性的工具。如牙菌斑顯示劑、牙線、齒間刷等等。
牙刷是清潔牙面,但牙齒和牙齒交接的鄰接面就必須藉助
牙線或齒間刷或單束毛牙刷等等來清潔了。
事實上,刷牙是一件比想像中困難的工作。
試著想像我們要整理一間堆滿傢俱的房子,
難道不需要善用各種清潔工具和花費一定的時間嗎?
牙齒和牙齦組織間有許多不易清洗到的死角,
加上『民以食為天』,
每天有那麼多好吃的東西要經過口腔去祭我們的五臟廟,
要如何在享受美食的同時,
也能做好口腔內清潔的維護,
避免蛀牙或牙周問題的發生,
真的要多花一些我們的心思去『刷牙』了。
PS‧歡迎到祐德網站首頁→ 診療項目→ 口腔衛教
去了解如何使用牙線?和多增加一些對刷牙觀念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