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蛀牙的原因、種類、性質,用哪種填補材料最好?

相信對於患者對牙齒健康的維護是非常有幫助的,

畢竟口腔最常面臨的兩大威脅,

除了牙周病,另一個不就是蛀牙嗎?

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是千古不變的真理。

 

最近打開部落格後台,

發現患者提問最多的都是關於根管治療的問題,

最困擾患者的,也是根管治療的問題,

根管治療在牙科的處置中,是屬於比較複雜的工作,

它的預後也比較不受醫師努力在技術上提升所控制,

也就是說它在治療後其實比起蛀牙的處置有較多不確定因素,

既然如此,那預防蛀牙的發生,避免蛀牙嚴重性的擴大

而導致需要進行根管治療,

對於重視自己牙齒的健康與希望增長自己牙齒壽命的患者,

不就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嗎?

 

導致蛀牙有三元素 ─ 1.牙齒。2.細菌3. 食物。

也就是說要產生蛀牙當然要先有主角 ─ 牙齒,

接著細菌,在我們口腔內存在有許多不同種類的細菌,

蛀牙菌和牙周病細菌都是其中的一份子,

平常這些細菌是成互相制衡的狀態,

並不會引起太大的問題。

但如果患者口腔衛生不好,

有食物殘渣特別是碳水化合物等會轉化成糖分的東西殘留餘口內未清除,

經過時間蘊釀,

蛀牙細菌會利用我們飲食殘留於口腔內的醣類作為繁殖的養分,並分解產生酸,

此強酸會引起牙齒表面的琺瑯質產生脫鈣腐蝕的現象,

特別是若患者原有齒質就不是很健康,

牙齒表面脫鈣現象會進行得很快。

剛開始脫鈣時,牙齒表面的琺瑯質會呈現不透明白色,

隨著時間增加,可能會變黃或黑色,

而且因琺瑯質結構改變軟化而最後會出現破裂產生蛀洞等情形。

當蛀牙初期到中期時,倘若蛀牙範圍尚未影響到牙髓腔內的牙神經,

患者幾乎是無感的,

進入中期以後,

因為牙髓腔內的牙髓神經也有一些神經纖維進入牙本質小管內,

所以有些比較敏感的患者在進食比較冰冷的食物或是甜食可能會開始有些許感覺,

這時如果牙齒表面的蛀洞仍未及時處哩,

可能牙齒會開始因牙髓腔出現充血的情形而對冷熱更加敏感

〈仍在可逆性的牙髓發炎階段,也就是只要去除引起冷熱的原因,

例如趕緊將蛀洞填補,症狀即會消失〉,

但若仍置之不理,

因外界的持續刺激如溫度等,牙髓發炎可能會進到不可逆的階段,

這時可能就會出現自發性疼痛,

也就是沒有任何刺激下,牙齒也會陸續出現劇烈的疼痛,

這時多數患者大概都會自動出現在牙科診所尋求幫助了,

這也可以解釋為何患者牙痛一到診所醫師多數會告訴你要抽神經  。

因為通常牙齒還在可逆性充血發炎的階段,

因為症狀不夠明顯,甚至患者會自動避開刺激,

例如避免進食太冷太燙的食物,

所以反而會延誤了治療時機。

有時患者敏感度不夠,甚至在沒有經歷牙髓急性發炎的階段,

就進入慢性發炎,甚至是到牙髓壞死才因為咬東西會不舒服才就醫,

這時就算患者從未經歷疼痛,因為牙神經已經腐爛,

為避免出現更嚴重的化膿、甚至蜂窩組織炎,

根管治療是唯一的選擇。

所以說『小病不治變大病;小錢不花花大錢』,

只要平日做好口清潔,而且定期檢查,

有小蛀牙或發現原有蛀牙的填補材料不好了就立即更新,

蛀牙其實是可以預防也很容易處理的。

 

牙齒結構 

  蛀牙開始形成   牙釉質蛀牙 

破壞至牙本質層   牙釉質牙本質蛀牙

破壞至牙髓   嚴重的牙釉質牙本質蛀牙

 

牙齒結構;外層〈牙冠部分 →琺瑯質或稱牙釉質;牙根部分 →牙骨質〉,

琺瑯質為人體中最硬的組織,因此層沒有神經末梢分布,

故當蛀牙只影響此層時,磨牙不會有痠痛感。

中層 → 牙本質或稱象牙質,由許多牙本質小管組成,

牙髓腔的神經本體會有神經末梢突觸分布於此,蛀牙到此層才填補就會有痠痛感。

內層 → 牙髓腔〈內含神經和血管〉,蛀牙至此層就開始會對冷熱敏感,

並會隨時間演進逐漸由輕微的牙髓腔充血〈可逆性的牙髓發炎〉,

轉變為急性牙髓炎〈會突然出現嚴重的自發性疼痛〉

或慢性牙髓炎〈可能毫無徵兆或只出現輕微不適〉,

最終造成牙髓壞死〈牙齒突然疼痛無法咬合、碰觸等〉

或產生膿腫、蜂窩組織炎等更嚴重症狀。

可簡單歸納如下:

蛀牙的過程: 醣類食物+細菌〈牙菌斑

→酸性物質→破壞琺瑯質〈尚無感覺破壞牙本質冷熱敏感

牙髓腔〈神經發炎、充血、疼痛〉→膿腫。

但在蛀牙的三元素〈牙齒、牙菌斑亦及食物、細菌〉中,

要產生蛀牙還要也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催化劑』,也就是『時間』。

蛀牙三元素 時間蘊釀

也就是說,即便沒有刷乾淨,短時間內也不會立刻產生蛀牙,

這就是為什麼我一直跟患者強調

        要把牙齒放到壞掉拔掉,其實是須要很漫長的過程,

只要有心,每一個人都可以把自己的牙齒保護好,

讓它永遠維持在最佳狀態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ouhd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